11月29日,“实施机动车检测维修(I/M)制度 打赢蓝天保卫战——汽车尾气治理高峰论坛”在国内最大汽车后市场展会——上海国际汽车零配件、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及服务用品展览会同期,于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M3-02会议室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活动由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北京慧鸿通达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连锁工作委员会、全国工商联皮卡SUV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机动车环境治理技术协会、南京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机动车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北京雄创汽车尾气治理研究院、汽车后市场网及汽车与驾驶维修传媒等单位协办。
会上,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专务宋长颖首先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宋总指出,目前我国正处在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汽车需要向低碳化、节能化、电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汽车后市场也必将进行相辅相成的转型升级。打赢蓝天保卫战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而这也有赖于全行业上下的共同努力,因此本次论坛活动的举办是非常及时和有效的,同时也希望到场的各方嘉宾都能各司其职,为实现这一目标共同努力。
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的策略与咨询专家渠桦则从I/M制度的实施背景和具体实施方法两方面向到场嘉宾进行了详细说明。渠桦指出,目前公众对空气污染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而机动车尾气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其中,又以柴油车的尾气超标情况最为严重,但经过治理的车辆却很少,而且“假治理”情况严重。相比之下,欧美国家普遍实施了在用车I/M制度,并且已经实现闭环管理。事实上,这是一种快速大大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方法,而且所需的投入也并不多。在实施方面,首先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已经有了顶层设计,精确指出要落实I/M制度。在此之下,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也纷纷出台了一些具体的落实举措,例如北京慢慢的开始机动车M站的试点建设工作,并且在M站新增了相关的尾气检测设备,以保证治理效果;同时,双人作业法的编制完善工作也已经接近尾声,将会率先在出租运输行业全面推广,并其次为突破口,向全行业推广;除此之外,相关的人才培训、维修数据整理、零配件质量追溯、设备设施配套等工作也已逐步展开。
从渠桦的介绍中,大家已经认识到机动车I/M制度是一个完善的体系,而这一体系要想进一步落实,就少不了各种执行标准。接下来,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连锁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底彦彬就从标准背景、任务来源、工作过程、标准内容等方面进一步讲解了汽车维修M站的建站技术条件。
I/M制度有了国家顶层设计和有关技术标准,还需要相关的产品、设备等才能够真正地落实。接下来,多家企业的负责人也来到现场,展示了针对汽车尾气治理推出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机动车环境治理协会会长陶巍首先介绍了内燃机节能减排前置主动抑制技术。该技术通过节能空气滤清器、纳米涡轮增压器、磁浮能燃油滤清器、磁浮能机油滤清器、水道散热除垢器、减排节能消声尾管、特种功能合金改质促进器及负氧离子发生器的共同作用,可以在不拆解发动机的情况下降低尾气排放,同时增加发动机寿命。
保定市舜能润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康小芳则介绍了陶瓷合金耦合技术在发动机润滑油中的应用,采用了这一技术的润滑油能够更好的起到节油、降噪及减排的效果。同时康总也详细的介绍了凌浩润滑油的产品特色以及品牌理念。
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监周建刚,从软件层面介绍了建设M站的有关技术方案。作为机动车检测行业主要参与标准制定的单位之一,华燕的方案涵盖了治理业务、检验测试业务、远程监控、查询统计、数据挖掘、站级管理及平台管理等丰富的功能。
深圳市康士柏实业有限公司的产品则是I/M制度落实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汽车检测线。据公司总裁郭颖斯介绍,康士柏的主营业务包括了汽车检测整体解决方案、智能汽保及智慧维修车间以及专业赛车改装测试三部分,已形成了涵盖智能化设备、大数据共享及云平台服务的汽车维护检测新模式。
活动最后,宁波行泰科环保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波详细的介绍了该公司针对机动车尾气治理而开发的智能DPF清洗机、智能尾气治理机、柴油型智能尾气检测诊断仪、OBD汽车环保云诊断系统、智能SCR清洗机、智能干冰清洗机及三元催化还原机等设备。这一些产品由清华大学博士团队研发,应用了多种高科技,并且经过了近10个城市的项目运营,积累了丰富的时间经验,相信可以为I/M制度的落实帮助一臂之力。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